最近,千千万万的孩子有了一个超长待机、不断“充值”的寒假。孩子们玩得嗨,家长们可不能漫不经心!最近,短短10天儿童意外坠楼事情至少已有12起,幼小的生命过早地凋谢在这个春天……
深圳南山两名女童,不幸从19楼家中坠下身亡。3月9日,深圳南山区,两名女童(一人9岁、一人5岁)从19楼坠下,经抢救无效逝世。据媒体报导,事发时,孩子们家中阳台的防盗网逃生窗没锁。她们或许是在游玩时不小心掉下去的。令人叹气的是,其时她们家中是有大人的,假如能及时注意到孩子们面对的风险,或许惨剧就能避免了。
无独有偶,2天前(3月7日),在湖南宁乡市,一名4岁男孩不小心从16楼的家中坠楼,当场逝世。报导称,其时,小男孩正在家中游玩,而窗户外面的防护窗没有上锁……看着过早凋谢的孩子、抱头痛哭的孩子父亲,真实不胜唏嘘。
儿童意外坠楼事情
为何会一再产生?
毫不夸大地说,掉落伤是孩子生长的第一大“杀手”。
依据北京120此前的一项计算,掉落伤近乎占了儿童意外损伤事情的一半,到达46.43%。《苏州市0~14岁儿童意外损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》中也曾指出,大多数意外损伤都产生在家中,并且下跌伤是儿童最常见的损伤类型。
2~6岁年龄段的孩子最简单产生掉落伤,其间4~6岁的孩子最简单出事。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:
01
孩子们生动好动,又没有风险认识
★ 2~3岁的孩子,彻底没有风险认识,对外面的国际充溢猎奇。
★ 4~6岁的孩子刚好处于学龄前,比较好动,活动能力比较强,安全防备认识比较弱。
02
家中门窗没有安全护栏
家中的房顶、阳台、飘窗或楼梯短少保护措施或护栏;儿童跌倒时的高度和地表类型等,这些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儿童意外损伤。
03
监护人看守不力,短少安全教育
不少意外的产生,都与家长的粗枝大叶有关。比方:爸爸妈妈都不在家,把孩子单独锁在家中;有些年青家长爱刷手机、打游戏、追剧,任由孩子活动。
中国青年报社在2017年做了一个社会调查:其间95%的受访者都认为身边存在“马大哈”爸爸妈妈。60%~65%的人发现,年青爸爸妈妈在照料孩子的时分自顾自玩手机,不重视孩子,这些年青爸爸妈妈显着对风险评价不行。
04
部分绘本、动画片的错误引导
一些绘本故事和动画片中,常常有一些夸大的画面,在短少显着提示和引导的情况下,孩子很简单仿照其间的人物做出风险行为。
怎样才能避免悲惨剧重演?
01
做好安全防护
依据国际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,添加窗户的保护措施,能使儿童窗口下跌逝世事情下降50%~90%。
避免儿童坠楼的最好方法,便是在飘窗、阳台等处装置安全系数高的防护栏。二楼以上有必要装防盗网或安全网。阳台/窗台防护栏必定要做好:高度不行,孩子简单翻越;栏杆距离大,孩子简单穿越或许掉落。
有些家庭的防盗网上装有逃生窗,必定要注意锁好。阳台和窗台邻近不要放置矮柜、凳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,阳台围栏应定时查看与修理,避免老旧松动。家中的桌角柜角,必要时,贴上防撞条。有条件的家庭,可采用木质地板。在沙发前和床沿边衬托毛毯以避免孩提下跌受伤。
02
做好安全教育
要加强安全教育。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风险的、肯定不能做的。比方,教育孩子不能攀爬阳台,窗户等风险地带。
许多孩子对“不要”“别做”这样的口头正告,根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。所以,针对风险性极高的行为,家长还可以用试验演示。比方拿一颗鸡蛋,从家中的高处扔到地上,告知孩子:看,假如爬窗户、翻阳台,或许就会像鸡蛋这样肝脑涂地。(温馨提示:在家里试验,不要高空抛物)
03
永久不要心存侥幸
● 别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!
最近快递、外卖都放在小区门口,有些家长下楼自取时,会把孩子单独留在家,简单形成时间短的“空白点”。但其实,媒体报导的许多儿童坠楼事情中,绝大多数坠亡的孩子都是单独被留传在家。
不少家长会趁着孩子睡觉时出门,或是下去拿快递,认为仅仅10多分钟乃至几分钟的事儿,没啥风险。实际情况是,孩子醒来忽然看不见家人,难免惧怕紧张。打不开门就或许会爬窗户、爬阳台,形成悲惨剧产生。
● 带孩子时不要刷手机、打游戏
网上有一个小视频,一个美国妈妈由于光顾着看手机,孩子差点从栏杆掉落。
● 不要让孩子脱离视野规模
每一个孩子坠亡的新闻,都是血的经验。无论什么情况下,都必定要确保孩子在大人的视野规模内,由于悲惨剧往往就产生在一会儿。大人一时忽略,支付的价值或许便是孩子的生命。
生命只要一次,最好的抢救便是防备,不要让一时的忽略,变成一世的苦楚!
审稿专家:
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宋萍
[责编:殷映月]
[来历:群众卫生报归纳自深圳市儿童医院、南方都市报]